开发新钓位如何养窝?光靠窝料喂没用,选点才是重中之重

adminadmin 2025-06-08 86 阅读

选钓位是个大事,资源越差的地方钓位就显得越重要,尤其是冬天鱼不爱动,位置要是选不好可能钓一天都见不到一口。


按照大多数钓友的习惯,大概会优先选择老钓位,选老钓位理论上没什么错,但咱们也不能太死板,要是天天选老钓位天天钓不着,那还不如换个思路,试试那些没人钓的地方。


过年放假了,如果你有比较多的时间钓鱼,也可以开发个新钓位,养个几天窝再作钓,这样就能大幅度降低空军的概率,连杆爆护也不是没可能。


开发新钓位该如何养窝?光靠喂窝料没用,选点仍是重中之重

很多钓友觉得养窝就是打窝,找个顺眼的位置打个几斤窝料然后等上两天就能钓了,稍微讲究点的可能会连续打上三五天再钓。其实开发新位置、养窝并没有那么简单,纯靠窝料喂并非完全诱不来鱼,只不过这是下策,比较浪费钱而且效率不高。


想开发一个新钓位,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钓位选在哪里。如果是我,主要考虑2点,第一是将钓位选在比较偏僻、别人不愿意去下杆的地方(当然了,安全是第一的),如果你打算将新钓位选在那些老钓位附近,或者大家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那就得做好“为他人做嫁衣”的准备。


第二点,如果你垂钓的水域是比较开阔的,没有特别隐蔽的地方,那就要注意在自己正式下杆作钓之前先别把岸上的杂草垃圾清理干净,否则会让人觉得这是个“老钓位”。


测水深、探地形、找变化,这些选位方法都得用上

选具体的位置首先要看,看很简单,要么就是找障碍物,要么就是找特殊的地形(桦尖、洄湾、小岛等等),总之就是要找比较独特、和周边不一样的那种位置,鱼在水中巡游时就是靠这些特殊的地形或者来确定路线的。当然,所谓特殊的地形也不一定指岸上,也可以是水底,比如二道坎、深坑等等。


看完以后咱们就得拿出鱼竿测一测了,我看很多人开发新钓位或者养窝都没有这一步,所以后面打了很多窝料也钓不着鱼。多的不说,直接说操作吧。首先应该拿出你手上最长的鱼竿,因为鱼竿越长我们就能了解到更远距离的水底情况,以前我写钓鲤鱼的文章说要找二道坎,很多钓友说当地水域没有二道坎,结果一问都是拿个4.5米、5.4米的鱼竿在探底,那万一二道坎在6.3米或者7.2米的位置呢?


用鱼竿测,一是测水深、二是测水底结构(大概就行)、第三是测挂不挂底。这第三种情况很多人应该吃过亏的,懂得都懂。这里我要着重讲一讲水深,冬天天气晴朗或者障碍物较多的情况下咱们可以钓浅,哪怕几十公分都可以上大板鲫,但如果你是找的新钓位打算养几天窝再钓的,我建议就不要选太浅了,最好是2米以上,像大江大河、水库,范围很大、水普遍深的,建议选择三四米。这样一来,即使遇到后面降温、变天了,影响也不大,不会像浅水可能一变天就停口。


窝子该怎么打?用什么打、打多少、打多久

既然是养窝,要准备连续打几天的,我建议不要用太贵的窝料,也不要选择那些易冲散、易被小鱼吃光的粉饵,可以选择发酵的玉米小麦,或者酒糟。你也可以选择坚硬大块的菜籽饼、豆饼,这个之前说过的。


具体的量要结合当地的鱼情,如果鱼很多(包括杂鱼)那么可以多打些,比如老坛玉米可以打个半包至一包。第二天的打窝量可以减半,比如第一天打一包那第二天就打半包。如果你准备养三天窝,那么第三天玉米可以再减半,然后掺一点酒米或颗粒。第四天早上要赶早去,不打窝直接开钓。


如果你不确定什么时候下杆作钓,计划把窝子养久一些,那么第三天、第四天都是用发酵玉米,量可以是1/4袋,后面的话只要每天往窝子里丢点东西,要鱼知道这里有吃的就行,打太多反而不太好。


一般情况下钓鲫鱼打个三天窝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想养长一点就一周,如果打了一周都没钓找鱼,那说明这个位置有问题或者鱼资源实在太差了,我觉得也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当你打了三四天后开始作钓,钓完发现鱼获还可以,若是接下去还打算来钓,那么建议每次钓完都补点窝,这时酒米、颗粒都没问题,少量即可(可以混合泥巴)。然后第二天还是赶早下杆,下杆直接钓别打窝,一直重复操作即可。


最后补充

有些地方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你经常往一个地方打窝,打了几天后开钓,然后刚开始上鱼还不错,无论是数量还是个头都挺满意。可是到后面鱼就越钓越小、越钓越少了,即使每次钓完都补窝,第二天还是收获很差。


发生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窝点附近的鱼被你钓完了,前几天我写过文章解释过的,解决办法是停几天,在停下来这几天也不要天天打窝了,隔个两天打点窝,每次窝料也不要多,可以选择红虫颗粒或酒米,只是少量打,等上一周左右可以再试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